如果說十年是一段旅程,那么十年前的9月,北蘇海螺成立,便是這段旅程的序章;而北蘇海螺的這十年,正是一群人攜手打拼的紀念冊。
從初到印尼的一紙藍圖,到如今燈火通明的智能工廠,北蘇海螺親歷了從無到有的蛻變。
這是關于信任、融合與夢想的故事,更是“一帶一路”背景下中印尼共成長的生動縮影。
【巨變】——“從泥路到工廠燈光,我見證了這片土地的重生”
我叫Sunario Dasinangon,現在是礦山運輸工段輔助班班長。十年前,我騎著摩托車穿過稻田,來到這片還長滿荒草的土地。那時的道路坑洼泥濘,大家都不相信“海螺”真會在這里建廠。但沒多久,重型機械開進來了,一座現代化水泥廠在熱帶雨林中拔地而起。

北蘇海螺廠區勘察
我從一名工地運輸駕駛員做起,見證了公司從成立到基礎建設再到點火投產的全過程。2015年9月2日,北蘇海螺成立;2016年11月26日,窯尾框架第一根立柱吊裝順利完成;2018年10月12日,一期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點火投產!那一刻,窯廣場上艷陽高照,現場500余人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,北蘇海螺自此開啟了新的篇章。北蘇海螺不僅帶動了當地就業,改善了基礎設施,也讓我們的家鄉與世界接軌。而對于我來說,北蘇海螺不僅是一家企業,更像是一臺“改變命運”的發動機。

北蘇海螺現貌
【適應】——“從田間到礦山,我成了不一樣的自己”
我是Ramanto Damopolii,擔任礦山破維工段副工段長。誰能想到,這個從普通農民家庭走出來的人,有朝一日竟能站在碎石轟鳴的作業平臺上指揮生產,坐在明亮的會議室里用PPT匯報工作,還能帶隊扛起設備巡檢、隱患排查與生產保障的重任。

剛進廠時,我對礦山設備和復雜的工藝流程完全是“門外漢”,面對高大的破碎機、縱橫交錯的皮帶輸送系統,我甚至叫不出它們的名字,更別提上手操作了。幸運的是,中國同事們總是很耐心,一點點帶我學操作、學維護,幫助我逐步掌握設備運行流程。他們工作時的嚴謹態度和高效節奏,起初讓我倍感壓力,但看著他們專注投入的模樣,我暗下決心追趕,慢慢地,我不僅適應了這種高標準、快節奏的工作狀態,更在一次次實操中積累了底氣。

四年后,我從一線操作崗位晉升為破維工段副工段長,獨立負責起破碎系統運行協調和現場管理,再也不是當年那個連設備名字都叫不全的新手。是北蘇海螺,讓我從沾滿泥土的田間地頭,走進了現代化工業的廣闊天地。在這里,我找到了自己的價值,成長為了不一樣的自己。
【融入】——“我們不僅是海螺員工,更是周邊社區的一部分”
我是Anthoneta Elly,擔任村廠融合聯絡員,負責公司與周邊村鎮的溝通協作。一開始,有些村民擔心雙方存在文化和宗教差異。但海螺的實際行動很快打消了這些顧慮——它不僅充分尊重我們的文化,更積極主動融入大家的生活。

每年印尼開齋節、宰牲節,公司都會到當地孤兒院開展慰問與現場布施,為孩子們送去溫暖關懷,同時走進當地小學,捐贈學習用品及物資;面對突發洪水等自然災害時,公司第一時間籌措資金、設備與物資,幫助印尼民眾戰勝災害、重建家園,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也迅速送去口罩等防疫物資,與當地攜手抗疫,此外還持續推進義診、獎學金資助、道路修繕等公益項目。中國同事們也努力學習印尼語,主動參與員工婚禮、宗教慶典等活動,他們常用印尼語說:“我們不是遠道而來的客人,而是朋友。”公司也希望通過更多的交流與合作,讓海螺真正成為當地的一部分,而非“外來者”。
【國際范】——“我從留學生,成了在世界舞臺工作的工程師”
我是Tika Ginoga,來自印尼北蘇博拉昂夢都縣。2019年,我有幸成為北蘇海螺和縣政府聯合選派的留學生,前往中國學習計算機網絡工程。那是我第一次離開家鄉,第一次真正看見外面的世界。畢業后,我回到印尼,加入北蘇海螺,成為一名煤磨操作員。從課堂走向工廠,我完成了從學生到工程師的轉變。我很感激海螺,不僅讓我開闊了眼界、獲得了技能,還讓我有機會將所學知識貢獻給自己的國家。而我并不是個例,每年公司都會選派印尼優秀學生赴中國留學,選派公司管理骨干前往海螺總部參觀培訓。

如今,公司還與美娜多大學、蕪湖職業技術大學共建人才培養基地“印尼徽匠工坊”,為更多有夢想的青年搭建成長平臺,我也將見證更多“一帶一路”下的青春跨越。

【綠色】——“原來水泥廠也可以和公園一樣美麗”
我是Christo Fabio Onibala,第一次走進北蘇海螺,我原以為會看到煙囪林立、粉塵飛揚,沒想到映入眼簾的是綠樹成蔭、繁花似錦,很難想象這是一家水泥生產企業。在北蘇海螺中控室的大屏幕上,實時監測數據清晰地展示著生產工序的綠色、節能、高效與穩定。后來我才知道,北蘇海螺不僅是一座現代化水泥廠,更是一座“國家級綠色工廠”。

公司采用先進的余熱發電和污水協同處理系統,排放數據實現24小時在線監測,確保環保達標。每年,公司還會邀請員工家屬和客戶參觀,他們常說:“這哪里是在熱帶雨林里建了水泥廠,分明是在水泥廠里造了一座公園!要是所有水泥廠都能像北蘇海螺這樣,我們就徹底放心了。”這份認可,正是我們前行的動力,我為自己是北蘇海螺的環保管理員感到驕傲。未來,我們也將繼續以實際行動,在追求高質量發展的同時,守護好這片熱帶雨林的綠色未來。
【高品質】——“我們的水泥,為這座島嶼的未來打下基礎”
我是Fandy Lentah,一名銷售經理,負責對接美娜多省會的水泥供應。過去幾年,我親眼見證了北蘇海螺的產品不僅廣泛用于印尼港口、公路、機場等項目,更成功遠銷菲律賓、東帝汶、澳大利亞等國家。憑借穩定的質量和供貨能力,公司還榮獲“北蘇省貿易出口突出貢獻獎”。

使用海螺水泥建設的羅拉水庫大壩

使用海螺水泥建設的哥倫達洛水庫
“品質高”“服務好”是客戶提及最多的評價。這些年,我們持續通過印尼國家標準(SNI)認證和海外客戶實地審核,確保產品性能穩定。我們每年定期市場走訪、傾聽客戶反饋、響應使用問題,也定期舉辦客戶座談會,邀請客戶走進工廠、了解生產流程、交流合作需求。正是這些年日積月累的努力,讓越來越多的客戶成為我們的長期伙伴。我常說,北蘇海螺不僅生產水泥,更在助力建設美好印尼的未來,能參與其中我倍感自豪,也堅信未來十年我們必將做得更好。
十年,是一段奮斗的旅程,也是一段情感的積淀!北蘇海螺的成長,是海螺積極參與“一帶一路”倡議的真實寫照,是中印尼共建共贏的生動注解。
十年,只是一個起點!未來,北蘇海螺將繼續秉持“至高品質、至誠服務”的經營理念,在“一帶一路” 的廣闊舞臺上,持續深耕本地化、綠色化、智能化發展,為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,也為促進中國與印尼的友好合作、共同發展添磚加瓦。